哈巴谷書簡介
主前626年神藉著眾先知預言審判將要來、但尚未到來時,約西亞是一位追求復興的王,與猶大先知哈巴谷的禱告相符。新約多次引用哈巴谷書,保羅傳的因信稱義,就是根據哈巴谷所說的義人因信得生,馬丁路德所力爭的因信稱義,又是根據羅馬書。
哈巴谷對神容忍猶大的罪行感到很驚訝,所以神讓哈巴谷確知不久祂要藉著迦勒底人巴比倫向猶大施行審判。哈巴谷也很驚訝神竟會用比猶大人更壞的迦勒底人,作為審判猶大的工具,神再使他確信,迦勒底人也必因罪而受到審判。
神使用巴比倫作為一個大鐵錘,審判選民,但用過以後,因巴比倫本身有罪的緣故,再毀壞這個審判猶大用的工具。神一再讓先知看見一個堅定不移的原則,就是公義、聖潔的神,對罪惡必定會審判;人人都有罪,誰都不能躲過祂的審判。但神不只是公義、聖潔的神,祂也是慈愛、忍耐的神,當先知發覺人(連他自己)在神面前都被定罪、都必須接受審判的時候,神又指出一條生路,就是義人可以因信得生。這就是福音,也是因信稱義的根基。
哈巴谷被稱為信心的先知,也被稱為發問的先知,因他一直向神發問,他的發問並不是出於疑惑,反而是因為他信心堅定才問,他深信神是公義、聖潔的神,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。他因抱緊神的公義,黏附在神的信實上,所以他不斷發問、不肯放過神。哈巴谷在得到神的解答後,就寫了一首美麗的詩歌,作為哈巴谷書的結束,表示他喜樂滿足地感謝讚美神。